客服热线:

百洋医药的发展基于更快的对新技术、新模式的理解和应用

发布时间:2021-12-06 01:41:19浏览:38来源:题吧商务网   

成立于2005年的百洋医药集团至今已经走过了14年。付钢称,前十年百洋是产品型公司,通过对医疗行业的理解和探索完成原始积累,第二个十年则是把积累的客户群向上游开放,变成商业化平台。
 

付钢表示:“在过去的药品高毛利时代,很多企业哪怕有一两个产品也可以组织成几千人的营销团队,因为利润空间可以支撑。而新的环境下即使有几十个产品去建立全国性的营销队伍也不现实,大部分的商业化应该由我们这种专业平台来完成,它这是一种社会分工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。这是大的历史环境,我不做,别人也会做,中国一定需要专业的商业化平台。”
 

波士顿咨询(BCG)于2018年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《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方向》指出:中国药品流通行业目前呈现三大特点,企业数量众多,集中度偏低的格局,行业结构亟待优化;领先企业拓展综合服务能力,但专业能力有待提升;新兴业态与商业模式不断涌现。
 

BCG认为,发达国家批发与零售企业的成功给中国药品流通企业带来的启示是,传统分销企业需要提供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解决方案,打通全产业链的供应链解决方案、信息系统解决方案、临床服务解决方案以及营销服务解决方案四大集成服务,并且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和回报,不断升级服务内容和能力。
 

这正是百洋近几年在打造的核心竞争力。为何百洋能够拥有链接产业上下游的能力?付钢将其归结为对IT技术的投入与重视。医生出身的付钢从不掩饰对技术的追求,从最初代理Watson肿瘤到掌握人工智能的规律和算法,进而开始自主研发,如百洋的智能影像肿瘤解决方案BïSO、易复诊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等。
 

“信息化也好,人工智能也好,都只是工具。但人类的进化一定是靠工具驱动的,百洋的发展正是基于对新技术、新模式比别人更快的理解和应用。”付钢认为,中国医药行业正在走向成熟,任何产业走向成熟一定是以信息化广泛应用为前提,信息化是工具,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工具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。
 

付钢不止一次表示美国流通巨头麦卡森是百洋的学习榜样,而在付钢看来,麦卡森最强大之处正是IT技术,其通过为上游、下游提供技术密集型服务,用技术驱动产业升级。
 

完成前期原始积累的百洋正在迅猛崛起。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已经达到千亿级营收规模,但专业的商业化平台才刚刚起步,但在一系列医药政策密集倒逼下,诞生商业化平台巨头的市场基础已然成熟。付钢希望,用3~5年的时间,将百洋打造成中国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化平台。

 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聚焦前沿!2025 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即将震撼开场

上一篇:

山东制定91项开学细则 任何一项不合格不得开学
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链接:http://news.720qjt.com/show-37946.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 b2bxinxi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