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

《七律·长征》全文

发布时间:2021-12-06 06:40:50浏览:37来源:题吧商务网   

《七律·长征》是我国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诗词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革命精神。小编在这里帮大家整理了《七律·长征》的全诗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《七律·长征》全诗

七律·长征

作者:毛泽东

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

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
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

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

《七律·长征》的创作背景

《七律·长征》写于1935年9月下旬,10月定稿。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,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。作为红军的领导人,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,如今,曙光在前,胜利在望,他心潮澎湃,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。

《七律·长征》的创作特点

一首七律,担当了二万五千里。这首诗最大的特点,就是写地理,而且是著名的,大的地理。毛泽东运酣畅之笔,负载了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,饱含了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。在长征途中,毛泽东主席还写过其他一些诗词,比如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《念奴娇·昆仑》《十六字令三首》等,但都是写一景一地,而《七律·长征》却有多景多地,场景之大,气吞山河。

这首诗的地理书写,把长征经过的所有地方都涵盖了。五岭,概括了江西、湖南、广西等地,乌蒙概括了云南、贵州等地,金沙水、大渡桥、岷山等又涵盖了四川。毛泽东主席为什么写金沙水,不是金沙江?明明夺的是泸定桥,写的却是大渡桥;岷山,不是一座山,而是山系……“他要突出的,就是大的地理概念。用一套大的地理概念将长征的路线说明了,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。每个地理背后都包含着极大的信息量,有多少惊险,多少曲折,多少悲壮,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,都被毛泽东浓缩在这些地理中,轻描淡写,这正好应了那句“只等闲”,展现了毛泽东主席一笑而过的大气。

《七律·长征》的文学价值

《七律·长征》境界浩大,气象阔远,意境雄浑,气势磅礴,感情奔放,构思奇伟。它是浩瀚诗海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,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不可多得的歌咏重大历史事件的史诗,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,深刻领悟其中的革命精神,并将其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当中,全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万方数据库论文查询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1疫情论文参考文献 上一篇: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写作背景 下一篇:关于国庆节的优美诗句诗词摘抄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
  • 岂无白衣与子同袍什么意思及原文
  •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原文及翻译
  • 寡人之于国也特殊句式及原文

相关推荐

  •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

  • 诗经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 唯美到心碎的古风句子

  • 出师表翻译及原文

  • 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
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机器人|2025青岛国际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展览会

上一篇:

DN1600橡胶接头水冷却器进回水口执行哪个国标-上海松夏
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链接:http://news.720qjt.com/show-37954.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 b2bxinxi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