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

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赏析

发布时间:2022-01-09 10:41:32浏览:9来源:题吧商务网   
  爱莲说     周敦颐     水陆草木之花, 可爱者甚蕃。晋陶渊明独爱菊。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     予谓菊,花之隐逸者者也;牡丹,花之富贵者也;莲,花之君子者也。噫!菊之爱,陶后鲜有闻。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爱,宜乎众矣!
      译文:     水上,陆地上的各种花草 木,值得喜爱的非常多。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。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。我唯独喜爱莲花,它从淤泥中长出来,却不沾染污秽,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,它的茎中间贯通,外形挺直,不生枝蔓,不长枝节,香气远播,更加清香,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,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。     我认为,菊花是花中的隐士;牡丹,是花中的富贵者;莲花,是花中的君子。唉!对于菊花的喜爱,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。对于莲花的喜爱,和我一样的还有谁?对于牡丹的喜爱,当然有很多人了。     赏析:     周敦颐与江西有着深厚因缘。熙宁四年(1071),周敦颐由分宁主簿调任南康军知军,治所在星子。不久,他在军衙附近开凿了一方池塘,种植荷花。公干余暇,他常于池畔赏花品茗,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《爱莲说》。周敦颐还曾多次游览庐山,因酷爱莲花,遂于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,前有清溪,合于湓江,取 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,遂定居于此。后来,他将先妣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。周敦颐死后,亦附葬于 母亲墓旁。此后,其子孙世居九江,绵衍不息。     这篇《爱莲说》,周敦颐紧扣莲的特质——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层层设笔,托物言志,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、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。首先,作者从莲花的生长地、形质、清香等方面,极写莲花洁身自爱、不媚不俗、卓然不群的品格。接着,用反衬的手法,以菊之“洁”、牡丹之丽反衬莲之美,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,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。末篇,作者一唱三叹,委婉地对那些贪慕富贵者表示鄙视,耐人寻味,发人深省。     这篇文章,短小精悍,字字珠玑,历来为人所传诵。据说,百余年后,宋代另一位理学大师朱熹也到星子做官,重修爱莲池,建爱莲堂,并从周敦颐的后代那里得到了此文的墨迹,刻之于石。朱熹还作诗道:“闻道移根玉井旁,花开十里不寻常;月明露冷无人见,独为先生引兴长。”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情。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机器人|2025青岛国际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展览会

上一篇:

平将门是谁?为何说他是日本平安时代四大怨灵之一?
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链接:http://news.720qjt.com/show-41520.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 b2bxinxi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