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

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发布时间:2022-01-17 13:44:17浏览:47来源:题吧商务网   

以在文言文中可以用作介词、连词,可译为"用""拿""凭借""依据""按照""用(凭)什么身份","因""由于","在""从","率领""带领","和""跟","而""来""用来""以致等。

以的3种用法

1.用作介词。

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:

(一)表示动作、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、方法及其他,可视情况译为"用""拿""凭借""依据""按照""用(凭)什么身份"等。

(二)起提宾作用,可译为"把"。

(三)表示动作、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"因""由于"。

(四)引进动作、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,用法同"于",可译为"在""从"。

(五)表示动作、行为的对象,用法同"与",可译为"和""跟";有时可译为"率领""带领"。

2.用作连词。

用法和"而"有较多的相同点,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。

(一)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,常用来连接动词、形容词(包括以动词、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),可译为"而""又""而且""并且"等,或者省去。

(二)表示承接关系,"以"前的动作行为,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。可译为"而"或省去。

(三)表示目的关系,"以"后的动作行为,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。可译"而""来""用来""以致"等。

(四)表示因果关系,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,可译为"因为"。

(五)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和中心语,可译为"而",或省去。

3.复音虚词。

"以是""是以",相当"因此",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。

文言文以的用法总结

1、<动词>用;使用。

2、<动词>做。

3、<动词>认为。

4、<介>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、方法,可视情况译为“拿”、“用”、“凭”、“把”等。

5、<介>起提宾作用,可译为“把”。

6、<介>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因为”、“由于”等。

7、<介>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、地点,可译为“在”、“从”。

8、<介>表示动作、行为的对象,用法同“与”,可译为“和”、“跟”;有时可译为“率领、带领”。

9、<连>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,可译为“而”、“又”、“并且”等,也可省去。

10、<连>表示承接关系,“以”前的动作行为,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,可译为“而”,也可省去。

11、<连>表示因果关系,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,可译为“因为”、“由于”。

12、<连>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。

13、<连>表目的关系,可译为“而”“来”“用来”等。

14、<连>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或范围,用法同现代汉语。

15、<连>表示在叙说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,可译为“至于”。

16、<副>通“已”。已经。

万方数据库论文查询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1疫情论文参考文献 上一篇:醉翁亭记翻译一句一译 下一篇:两狼之并驱如故的之的意思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
  • 岂无白衣与子同袍什么意思及原文
  •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原文及翻译
  • 寡人之于国也特殊句式及原文

相关推荐

  •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

  • 诗经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 唯美到心碎的古风句子

  • 出师表翻译及原文

  • 初听不知曲中意全诗
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2025上海新能源汽车技术与生态链博览会,展位预定正式启动

上一篇:

送东阳马生序里的词类活用
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链接:http://news.720qjt.com/show-42198.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 b2bxinxi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