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们的听力开始变得退化。而同时也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导致听力损失,例如暴露在噪音环境中、药物副作用等等。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听力损失的原因和治疗方法:年龄因素、环境因素、药物因素、治疗方法。
一、年龄因素
1、听力损失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加重,这是必然现象。人们的听觉系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退化,从而导致听力下降。常见的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(Presbycusis)是一种逐渐进行的高频听力下降。而今年的COVID-19疫情更增加了老年人失聪的波及范围。
2、在年龄因素方面,预防为主,卫生、锻炼、保护听力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人们的听力损失程度。
3、行为调整特别重要。例如,支付更多关注于人物所说的话语,降低音乐音量、选择较为安静的场所等等也有助于减缓听力损失程度。
二、环境因素
1、噪音损伤可能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。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中会引起人体声感受器官损伤及听力损失,并增加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。例如,工薪族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,耳聋的比例较高。
2、化学物质如铅、苯、汞等可能会损伤听觉系统;放射性物质也会导致听力损失。
3、保护耳朵是预防噪音损伤的基础。保持一定距离、佩戴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(PPE)等都是有效的防护措施。
三、药物因素
1、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听力损失。对于一些药品的耳毒性,FDA也宣告了警告。包括了“绿内障用药-甲磺酸酰胺”、“阿司匹林”、“氨基糖苷类药物”、“抗癌药 - 紫杉醇”、“万古霉素”等等。
2、患者在进行这些治疗时,应在治疗前告知医生已经有过听力问题,避免潜在的损伤。
3、如果已经发生了听力损伤,则需定期复查听力,避免反复用药造成更严重的损害。
四、治疗方法
1、药物干预:对于一些可逆的耳毒性损伤,药物可以有所帮助。
2、手术干预:包括声带切除、人工耳蜗植入、听骨移植手术等等。对于部分失聪患者,手术是唯一恢复听力的希望。
3、心理治疗:失去听力后,患者可能会面临着心理问题,比如社交障碍、紧张焦虑等等。这时可以考虑接受专业人士的心理治疗,帮助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。
五、总结:
年龄、环境、药物均有可能引起听力损失。在年龄方面,预防为主,保护耳朵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减缓听力损失有帮助;环境因素方面,可以适当进行行为调整,保护耳朵;药物方面,患者需要在治疗前告知医生和药剂师已经有过听力问题,避免潜在的损伤。如果无法避免听力损失,则可以考虑药物干预、手术干预、心理治疗等方法帮助恢复失聪者的听力。